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竞赛A股“回购之王”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2-03-11 16:20:45

本报记者 贾丽

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又回购了。

3月11日,美的集团宣布,决定拟继续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25亿元-5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以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如若此次回购顶格完成,美的集团在发起的七轮回购上耗资近300亿元。

在A股“回购之王”的宝座上,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可谓拼得火热。两家公司巨资回购的背后,是其在低迷、承压环境下护盘、自救的大戏。

美的格力密集回购

对于回购原因,美的集团表示,回购以构建创新的管理团队持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美的频频进行大规模回购计划,堪称“回购大王”。其回购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而近两年里回购更为密集,甚至抛出最高140亿元的回购方案。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美的集团此前已累计实施回购金额246亿元,算上计划中的此轮,美的集团七轮累计回购近300亿元。这样的大手笔回购在资本市场实属少见。

另一家巨头格力电器在股权回购上,也毫不逊色。去年格力电器抛出了最高150亿元的回购计划。数据显示,格力电器自2020年以来,顶格完成了三轮回购计划耗资270亿元。两大家电巨头在回购规模上可谓差距不大,格力电器在近两年里的突发性大手笔回购更为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大规模回购与其股价在二级市场表现有关。

去年至今,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股价正历经一轮下滑。仅美的集团去年就跌去23.5%,公司耗资136亿元启动了两次回购计划,而格力电器也连续进行巨额回购,然而效果均有限。

近日两家公司股票再次创出56.61元、31.69元的新低,其中美的集团较今年1月份最高的80.88元下跌30%,而格力电器较今年最高41.11元跌去22.9%,市值均跌超千亿元。

“美的和格力回购目标主要均是稳定股价,其护盘意愿强烈。美的更多在于管理市值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而格力除了向外界传递信心,也在于对股东高领资本的账面浮亏的考量。”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美的格力当前的股价在相对低位,低市盈率下现有价格回购看是划算的,但回购行为也侧面说明上市公司层面在投资投向配置上还存空间。公司应尽快培育资产,回归成长股行业,以提升其股价。”

两大巨头处扩张期

回购也需有度

美的格力股价表现不佳受多方因素影响,业绩便是其中之一。不过,目前,头部家电企业在业务方面频频进行尝试和探索,还未呈现明确的利益回报或者预期,这也是很多家电企业面临的现状。当下它们均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从财报来看,两家公司均受疫情、原材料上涨等大环境影响业绩承压。美的集团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9亿元、234亿元,同比增长20.75%、6.53%。营收位列三大白电股之首,不过增速较海尔智家稍显逊色。而格力电器去年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也出现下滑。

虽然两家企业业绩增速下降,但还是在特殊时期的短期现象。在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看来,从基本面上看,两家还是较为稳定的。“不过,也有需注意,在行业下行和资本市场整体不振的大背景下,个股很难有特别好的表现,企业回购要量力而行,且频繁回购如不能提振股价,外界对企业的发展信心或会受挫。”

同时,当下两大巨头均处于多元发展的扩张期,从机器人、智能制造到新能源等众多领域,其需要进行大量研发投入、多品类扩展、在全球进行扩张。从这个角度看,此时企业也不易在回购等方面消耗过多资金,避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和布局。

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认为:“回购也是有弊端的。目前家电巨头回购力度较大,但应尽量不超过全年的可供支配的净利润,但如超过这个范围,意味着公司需要从储备中支出大额现金,将对其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美的集团还是格力电器,均对部分回购部分予以注销。格力电器甚至累计注销金额高达近200亿元,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注销记录”。

对此,盘和林表示:“从投资者的角度,回购最佳的用途是注销,这会增加投资者权益,等同于分红,而回购用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则相当于拿出股东权益去补贴内部员工,这就需要企业在员工和投资人之间做好平衡。”

(编辑 孙倩)

标签: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