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60家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 覆盖京沪深三大交易所
来源:证券日报 谢岚 李雯珊     时间:2022-01-22 06:05:59

本报记者 谢岚

见习记者 李雯珊

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件似乎已成A股市场寻常事。《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交所、深交所与北交所的公开信息整理发现,截至2022年1月21日发稿,年内共有60家公司收到交易所的问询函件。其中上交所发出13家,深交所发出46家,北交所发出1家。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问询函件对上市公司领导层、股东有警示作用,有利于防止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发生。同时也提醒了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炒作。”

“问询函件会涉及上市公司很多方面,主要是根据公司的经营动态进行监管,有很多公司为了自身目的掩盖一些事实或造假,做不到真实的信息披露。监管层通过问询函件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信息披露对称度,还能让公司感受到压力,从而提高自查能力,实现以问询督促自查的正循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商证券保荐代表人向记者如是说。

问询函件主要包括监管函、问询函和关注函三类,根据公开信息,大部分问询函件内容主要涵盖公司经营,财务,管理,业绩,信披等相关重大事项,特别是受市场关注的热点与重大问题。

“其中,关注函一般起到提醒督促作用,要求上市公司运营管理依法合规,认真、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广东圣马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勇解释说。

*ST猛狮在开年短短的20天内就已收到4次关注函,成了年内收到关注函最多的公司。深交所主要就该公司的债权债务问题进行问询,让广大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其债权债务问题处理情况,提升信息对称度。

“虽然问询函件中并没有实质性经济处罚,却会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判断,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可以在减少对市场运行干扰的同时实现‘强监管’效果。”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记者如是说。

田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发问询函件是比较常见的监管方式。“问询函,一般是针对‘上市公司是否违反《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定’进行的询问,故含有让上市公司补充和披露相关信息、核实相关问题的要求,需要上市公司予以明确的回答和解释。”

记者梳理以往情况发现,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收到问询函后,会对外发布公告表示将延期回复,这一情况非常普遍。

田勇认为:“部分上市公司选择延迟回复问询函,除极少数是工作繁忙外,一般是‘确有问题存在、改正沟通还需时间’的情况,总体上看,问询函起到了很大监管警示效果。”

“延迟回复现象说明有些上市公司还不适应新的监管体系和方式,针对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规则,应做更多准备。”沈萌表示。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不断创新,上市公司数量多、体量大、品类繁杂,监管难度也相应增大。通过问询函件等方式,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能力、监管力度将不断强化。”田勇补充说。

标签: 股市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