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百货门店缩水超三成 业绩亏损下卖资产能否“自救”?
来源:证券日报网 贾丽     时间:2022-02-20 22:32:03

本报记者 贾丽

因经营战略调整,新世界百货决定于2022年3月20日正式关停有着16年历史的成都店。

对于人员的安置,2月20日,新世界百货服务部相关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会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

这已不是新世界百货在内地第一次闭店。近三年里,新世界百货已陆续关闭了位于大连、沈阳、武汉等多家经营不善的门店。事实上,新世界旗下有两家实体百货门店品牌:新世界百货、上海巴黎春天。成都门店关停后,新世界旗下实体门店数量将仅剩约28家,较高峰期超43家店,缩减超三成。

从辉煌到晚暮,高端连锁商超光环不再,裁员撤店、并购重组成为近年里众多百货巨头躲不开的命运。

利润下滑关闭门店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作为中国的头部百货新世界百货,近几年深陷发展窘境。

新世界百货于1993年成立,并在6年后登陆香港主板。上市之后其在内地大举扩张,并收购了大量的物业资产及土地使用权。

然而,当高光时刻不再,业绩低迷、私有化又无疾而终,新世界百货不得不为保“生存”而战。

实际上,新世界百货早在2013年就关闭了台州店,2014年武汉新世界百货硚口店闭店,2017年大连新世界百货关停,随后在2018年,仅半年里其就一口气关掉了盐城新世界百货、武汉汉阳店和沈阳中华路店3家,其中汉阳店是新世界百货在华中地区开业时间最短、总楼面积最大的门店。2019年,其陆续关闭了位于武汉、沈阳、上海、鞍山等6家门店。此后,新世界百货的门店还在陆续关闭。

新世界百货2021年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新世界在中国内地经营21家“新世界”品牌百货店及8家“巴黎春天”品牌门店,共计29家实体门店。待成都门店关闭后,其门店数量降为28家,相较于此前鼎盛时期的超43家缩减比例达35%。

“市场竞争加剧、疫情等,让新世界百货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局,其门店关停有租赁到期等表相原因,但本质是其通过关闭经营业绩不佳项目缓解财务危机,但是关闭项目不能解决百货业态老化问题。”商业专家产业空间研究员主任潮成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在电商及互联网大潮冲击局面下,自2015年开始,新世界百货的业绩已多年不振。

财报显示,新世界百货2014财年利润为5.21亿港元,下滑18.85%,次年利润暴降86.6%。近两年以来,公司业绩更是陷入亏损状态,其在2020财年与2021财年净利分别亏损4.84亿港元、2.29亿港元。

为了弥补业绩、获得现金流,新世界系还在不断出售资产。新世界百货出售了部分品牌管理、分销公司股权及聚伶等物业资产。公告显示,在2020财政年度至今,新世界百货大股东新世界集团已卖出超过100亿港元的非核心资产。公司称,未来还会继续在合适时机出售非核心业务,目标金额将超过150亿港元。其中不乏酒店、物业、百货等资产。

不过,新世界百货财报显示,2021财年亏损收窄,部分得益于闭店及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

去百货化能否自救成功?

新世界频繁关店的背后是利润大幅下滑的无奈之举。放眼整个百货行业,百货商场逆境并非在一夜之间形成。随着电商等渠道发展发展,百货公司单一渠道风险加大,“去百货化”成为趋势。

在模式上,品牌联营曾是我国百货业态的主流,但在商业综合体高速发展之下,这一模式逐渐瓦解,并向自营模式转变。

“自营形式最重要的是运营净利润,但新世界百货因历史原因造成其对供应商的过度强化依赖,从而致使资金占用多、库存风险大,给自营模式发展带来重重桎梏。扩大自营比例将触动代理商的利益,人才匮乏、培养成本高且采购进程成本控制难,让其形成了不上不下的局面,且短期内难以改变。”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认为。

新零售时代来临之时,难以摆脱传统联营模式,又没能抓住线上线下融合的机会,让新世界百货再次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机。

早在2017年,其也一度为了适应市场,上线自营电商平台“新闪购”,但这一平台活跃度和购买力表现平平。记者注意到,平台上普遍产品的下单量在个位数。

袁帅对记者表示:“百货企业靠关店断臂求生,不可长久,转型是向死而生,需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做精准营销,而不是持续走传统的商业租赁与联营模式。”

除了在模式上的变革,近年来,新世界百货等企业也在业态上升级转型,加速“去百货化”。

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固守原有经营方式和形态而缺乏调整、不肯随时代潮流而改变的百货业,日渐式微乃至退出历史舞台则是必然的,新世界百货也概莫能外。因此,走专业化、场景化、重体验与社交化之路,是百货业乃至零售业‘救亡图存’的新生之路。”

而在这一背景之下,百货业的并购重组也将涌现。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新零售时代,企业应积极自救让自己装入‘新水’才可以焕发活力。随着两线融合,线下价值凸显,更多互联网巨头会瞄准实体产业,并找机会抄底,百货业产业并购在未来几年会持续出现。”

(编辑 乔川川)

标签: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