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对未来发展信心 迈为股份拟不超3.25亿元回购股份
来源:证券日报网 陈红     时间:2022-02-14 22:32:03

本报记者 陈红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2月14日晚,迈为股份发布回购方案称,公司拟不低于人民币1.63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25亿元(含),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对于本次回购,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陈创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激励对于公司长期看是利好。一方面,回购股票能够起到稳定和提振股票作用;另一方面回购股票用于激励员工,也能够稳定管理团队,助力公司业绩提高。”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回购股份彰显信心

据了解,迈为股份的主营业务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的主导产品是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目前,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和性能优势较为明显,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近年财报了解到,迈为股份近年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88亿元、14.38亿元、22.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为65.55%、82.48%、58.96%;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2.48亿元、3.94亿元,对应同比增长为30.58%、44.82%和59.34%。

2021年度,迈为股份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亿元至6.8亿元,同比增长47.05%至72.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4亿元至6.4亿元,同比增长59.54%至89.08%。

根据公告,本次迈为股份拟回购股份的数量和占总股本的比例,按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人民币3.25亿元、回购价格上限650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为5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0.46%;按回购总金额下限人民币1.63亿元、回购价格上限650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为25万股,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0.23%。

截至2021年9月末,迈为股份总资产为64.92亿元,净资产27.76亿元元,流动资产58.41亿元。按此财务数据测算,本次回购金额占公司总资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01%、11.71%和5.56%。

根据公司经营和未来发展规划,迈为股份表示:“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以人民币3.25亿元上限回购股份不会对公司的经营、财务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为促进公司健康稳定长远发展,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同时为建立完善的长效激励机制。”

“在薪酬体系里,长期激励机制(一般为股票或者期权)对于核心骨干人员的保留激励非常重要,一般公司会预留一部分股份用于员工激励,通过集中竞价回购是非常普遍的操作方式。”康迪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刘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本次回购资金信息计算,回购股数约为25万股至50万股,按照其1.08亿的总股本来看,此次的激励池子可能都不足0.5%。后续可关注其激励对象/激励定价/授予分配原则/业绩条件等,综合判断其激励的力度和作用,此次激励池子不算大,预计覆盖人员范围将会严格限制来保证激励的力度。”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定增扩产有序进行

高速增长的业绩背后是持续猛增的研发投入。2018年至2020年,迈为股份研发人数为158人、266人、389人,同期研发投入0.39亿元、0.94亿元、1.66亿元,相比2015年623.53万元的研发费用,五年增长超过26倍。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1.98亿元,同比增长92%。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为了实现HJT电池片技术规模化、产业化,巩固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迈为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8.12亿元加码HJT设备。

投产后,迈为股份将具备每年提供40条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整线设备的能力,预计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目前,定增项目正有序推进。

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殷中枢在研报中认为:“迈为股份布局HJT整线技术生态初具成效,公司积极布局HJT整线设备解决方案,把握技术更迭机会,在技术和订单的双重加持下,未来市占率有望提升。”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HJT电池的技术指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电池片技术升级要求高、设备更新迭代快,对相关的电池设备厂家的要求更高,除了有一定的资金储备外,还要有充足的研发实力确保产品技术升级、更新换代,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甚至是领先行业发展潮流。”

“大尺寸硅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182和210产品时代的到来,电池片设备也需要进行配套升级改造或是全新购置。随着PERC电池时代的逐步结束,新型电池TOPCon和HJT异质结等技术需要快速挑起大梁,这些新电池技术应用在单晶硅片上会比多晶硅片的电池转换效率要高很多,将来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度电成本’优势。”祁海珅进一步说道。

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HJT和TOPCON是目前电池技术两个主要方向,HJT转换效率潜力高,工艺简单,但初期投资高,TOPCON能够在PERC的基础上改造,虽然极限转换效率稍底,但前期投资不高,竞争力也很强。但HJT可以通过降本来获得竞争优势,迈为股份通过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吸引更多的人才,开发更好的技术降低HJT成本,有利于增加公司的竞争力。”

“HJT使用的是低温工艺,相较于PERC天生更容易实现薄片化。未来HJT和钙钛矿做成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可能会达到29%,竞争优势会进一步放大。如果HJT设备成本下降到3.5亿元/GW,能够接受的厂家就会很多。”刘继茂补充说道。

(编辑 田冬 孙倩)

标签: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