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家上市公司预计资产减值 年报风险如何规避?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丽新 郭冀川     时间:2022-02-10 18:06:02

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郭冀川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已有255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报预告,其中348家预告了资产减值情况。与之相比,预告商誉减值情况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23家,资产减值已经成为今年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主要因素之一。

商誉是指上市公司在并购公司时预期的超额收益,商誉减值原因是这部分预期收益无法实现后,需要在当期净利润中扣掉。而资产减值主要指公司的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其产生的原因很多,如物价的波动、技术更迭导致利润的下降、固定资产折旧、设备维修等,同时资产减值的对象也包括商誉资产。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2021年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和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这种情况在逻辑上是成立的。正常的计提资产减值行为,是真实反应公司运行状态的必要措施。需要警惕的,是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作为调节业绩与操纵股价的手段,进而损害投资者利益。

“近几年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一些行业进入调整期,导致相关公司的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按照会计准则需要计提资产减值。但也有一些公司为了调节利润的目的,在上个年度大幅资产减值后,下个年度冲回增加利润,对于这类公司投资者应该及时规避,以防发生财务造假和股价操纵现象。”柏文喜说。

那么如何分辨哪些是合理的计提资产减值?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分析,不管是商誉减值还是资产减值,虽然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有相关的标准加以限定,如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如果投资者发现上市公司大额计提资产减值,且没有客观标准,就要谨慎相关风险。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告诉记者,最关键的问题是资产减值是不是必要的,如果资产减值理由牵强,就存在调整利润的嫌疑,是为了下一年度更好经营业绩表现提前做的准备。另外就是考虑企业在过往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否有相似的周期性资产减值情况,以及设备维修带来的资产减值等突发情况,这类资产减值具有合理性。如果上市公司按照规则进行资产减值,符合财务审计要求,属于正常现象,投资者也就不需要过度担忧。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资产减值的公司大多将原因归为疫情影响以及经营环境改变等,此外因为政策导致的行业变化,也成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有许多公司是因为过度扩张,最终导致企业风险爆发,尤其是产能过剩后无法及时消化库存,甚至出现业绩增长与资产减值并存的情况。

并非只有业绩下滑的公司因资产减值而爆雷,今年一些行业龙头公司同样发生资产减值情况。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记者表示,除了商誉原因外,今年资产减值还集中于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的变动。如果上市公司资产价值高于真实价值,一旦技术或行业环境改变,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很可能会影响到二级市场情绪。

张翠霞说:“上市公司公布资产减值后,投资者要进行判断,上市公司是如何估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资产减值原因和占比,这是比较关键的信息,进而分析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是否合理。有时候商誉减值和资产减值会被公司一并推出,这就有财务‘洗澡’的嫌疑,是公司应对不确定市场环境下的一种安排,不管是主观还是被动,它都会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信心造成负面冲击。”

(编辑 上官梦露)

标签: 股市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