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莲
双碳目标道阻且长,石化行业砥砺前行,在2021年年末迎来重大利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这一重大政策意味着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随着石化行业即将被纳入碳交易市场,而原料用能能耗控制“松绑”,将有助于行业龙头轻松上阵,加速推进新项目落地和转型。
有分析师表示,在这一新政下,之前受供给约束的化工原料用能将得到有效缓解,行业资本开支将有效释放,利好之前受用煤用能指标约束的行业龙头扩张。
“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重大政策转变,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对于布局低碳能源及一体化企业非常有利。”东方盛虹有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政策的出台,对能化行业发展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企业由传统的能源消耗型向绿色新能源、高端新材料领域转型,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的作用更加显著。
中宇资讯分析师柳东远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政实施主要将有利于科学、有效的实行能耗双控措施从而实现减碳目标,避免“一刀切”的“运动式”减碳。
原料用能能耗控制“松绑”
原料用能指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的部分。
长期以来,原料用能都纳入全部能源消费的统计中,没有单列出来。究其原因,一是原料用能的占比较低;二是原料用能算法比较复杂。
但值得一提的是,石化化工行业原料用能占全国原料用能总量的70%,将原料用能从能耗总量考核中移出,是行业多年来的共同期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原料用能能耗控制被“松绑”,对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产业来说,新增项目用能受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的部分大幅下降。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化工行业实际上是将原料石油和原料煤转化成为甲醇、油品、天然气、聚丙烯等产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虽然消耗了一部分能源产品作为燃料,但是也有一部分能源产品被带进了工业产品作为原料。而能耗排放主要发生在用作燃料的过程中,因此应当将能源作为燃料和作为原料这两种功能加以区分,单独进行核算。
“能源产品转化为原料,它并不是100%的排放二氧化碳到空气中,一般只有20%排放,80%转化成原料。”国盛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落实“精细化”统计以后,对于使用化石燃料作为原料的企业,其碳排放的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柳东远还向记者表示,对于煤化工以及有机化工行业,煤制烯烃等煤炭深加工行业以及石油制烯烃至下游到终端全产业链,原油、煤炭、天然气等用能均属于原料用能,而对于原料用能较大的石化和化工行业来说,新政增强了管理弹性,增加了差别化管理措施。同时,有利于避免对于部分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能源项目投资的限制,有利于引导用能领域使用可再生能源,利好行业能效先进企业。
石化龙头迎重大利好
原料用能能耗控制“松绑”,使得石化行业龙头企业在双碳目标下,能够更加有效的向新材料、新能源等方向转型。
近日,东方盛虹发布购买资产关联交易报告书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斯尔邦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43.6亿元。
公告显示,斯尔邦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高附加值烯烃衍生物的大型民营石化企业,产品包括丙烯腈、MMA等丙烯下游衍生物,以及EVA、EO等乙烯下游衍生物,其中主要产品EVA产能30万吨/年、丙烯腈产能52万吨/年均处行业龙头地位,现已形成基础石化及精细化学品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除了东方盛虹,恒力石化、宝丰能源、万华化学等企业也都在向新材料领域布局。
对此,国海证券分析师李永磊表示,展望2022年,化工龙头、偏下游行业、新材料行业是重点方向,今年压制龙头企业的产能扩张问题有望逐渐缓解,偏下游行业因高原料成本而利润受损的情况将缓解,新材料行业将受到新能源、新兴行业的拉动迎来发展良机。
随着石化龙头企业纷纷向新材料赛道发力,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无疑是重大利好。
据东方盛虹有关人士介绍,以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主要原料石油、煤炭进入到生产过程,产出的主要是芳烃、烯烃及下游高端衍生物。长期以来,这部分原料用能都是纳入能源消费中统计的,没有单独列出,占到了项目能耗总量的约90%。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意味着化工项目所需能耗指标大幅下降,此前许多卡在审批环节的项目有望获批,明年初有望迎来许多龙头扩建项目的审批落地。”西部证券研究报告还强调。
“新政策明确了化工项目的能耗顶层政策,使得政府在审批项目,企业在项目筹划方面具备了更明确的方向。”上述人士也表示,特别是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来说,因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高端优质产能发展阻滞有望缓解,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新项目有望加速推进。
(编辑 乔川川)
原料用能能耗控制“松绑”石化行业龙头企业迎重大利好2021-12-1615:...
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2021-12-1614:08来源:证...
本报记者赵彬彬12月15日晚间,南山铝业公告称,公司当日以集中竞价...
以岭药业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公司称该产品有望成未...
本报记者李亚男继昨日股价尾盘大幅跳水后,12月16日开盘,药明康德...
古鳌科技拟收购北京东高51%股权逐步实现公司转型目标2021-12-1518:4...
中新集团聚焦园区开发运营“撒豆”式参投超亿元规模产业基金2021-12...
最贵新股发行结果出炉专家:打新要量力而行2021-12-1517:30来源:证...
华研精机今日上市升级打造瓶坯成型智能制造系统2021-12-1514:49来源...
三个月减少碳排放量超万吨美团借数字人民币推广“吃喝住行全低碳”2...
济南高新推进园区开发运营业务控股子公司11 16亿元拿下齐河10块土...
本报记者肖伟据三一集团12月13日消息,2021年1月-11月,三一重工挖...
本报见习记者李如是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太极股份拟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增持人大金仓入股普华软件2021-12-1...
*ST广珠拟重组转型矿业更新赛道或焕发新竞争力2021-12-1511:49来源...
成都A股公司数量“破百”年内新增14家创年度新高2021-12-1510:30来...
继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合并重整的战略投资人揭晓后,相应的重整计划...
“国网系”股权激励接二连三细节设置彰显央企普惠理念2021-12-1506:...
今年以来,广州国资已经开启了扫货模式,此前至少已入主7家A股上市...
同类型公司这边低卖那边高买博云新材关联交易“为谁辛苦为谁忙”?2...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方大特钢《焦炭输送设备防堵焦报警装...
*ST康美重整提速:神农氏将成控股股东原实控人房产将被拍卖2021-12-...
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闯关”科创板拟募资37 39亿元加码智能家居2...
本报记者矫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本报记者李万晨曦高德红外12月14日晚公告,公司于近日与客户签订了...
华东医药卵巢癌ADC产品已完成中国首例受试者入组2021-12-1418:41来...
尔康制药复合辅料项目成功投产辅料产业再添新动能2021-12-1417:14来...
国内首台100KW超高功率激光器正式启用锐科激光加码研发打造“高科技...
本报见习记者李昱丞12月13日晚间,宝鹰股份(002047 SZ)发布公告...
嘉和美康成功登陆科创板打造国内电子病历龙头企业2021-12-1414:46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