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光生物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大增 血液制品国产化空间进一步打开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3-08-26 10:56:25

8月25日,卫光生物公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增,实现营收4.57亿元,同比增长97.18%;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15.47%。

卫光生物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产品涵盖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等。公司表示,上半年由于持续加强血源管理,不断提升采浆质量、采浆管理和采浆服务水平,加大血浆开发力度;充分发挥生产线技术改造后产能提升优势,高效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与市场需求的良好衔接;并坚持开展精益管理,强化营销管理等因素,公司业绩高景气发展。

“未来公司会从内生和外延两个方面保障浆源的供应。”卫光生物投资者部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量方面,公司会着手于发动现有浆源,努力开辟新的浆源;增量方面,公司将加大浆站的开发力度,积极申请新的浆站。


(资料图)

浆站平均采浆量行业领先

据悉,血液制品是指由健康人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份或血细胞组份制品,可以分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微量蛋白制品等不同种类,用于诊断、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是单采血浆站,中游为血液制品企业,下游为血液制品需求方。

和仕咨询研报表示,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进入壁垒很高,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在这种外不能支援,内血源供给持续减少的状况下,我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血液制品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可以预见,对于我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来说,未来五年,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及丰富的产品线将成为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申请设置新单采血浆站的,其注册的血液制品应当不少于6个品种(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少于5个品种),且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制品。

公司表示,国家对新增单采血浆站设置审批,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单采血浆站管理规范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倾斜,新设单采血浆站难度明显增加。而公司是少数具有新设浆站资质的企业之一,目前拥有9个单采血浆站。

此前,卫光生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光明国资局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涉及光明国资局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无偿划转事项。相关事宜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实现由国企到央企的转变。公司表示,此举预计能进一步为公司在资源嫁接、浆站申请等方面提供支持与赋能,提升公司原料血浆供应能力。

公司表示,除了浆站数量多,其浆站运营管理能力也较强,浆站平均采浆量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平果浆站采浆量近年来保持稳步增长,位居行业前列。公司目前拥有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3大类,9个品种,21种规格的产品,是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的企业。

中邮证券研报表示,企业生产的血液制品品种越多,血浆利用率越高,吨浆利润上涨弹性越大。根据德邦证券整理,去年采浆量超过1000吨的公司包括天坛生物(1809吨)、上海莱士(1280吨)和华兰生物(约1000吨)。而卫光生物也在半年报中表示,要多措并举向“千吨企业”迈进。

高壁垒行业国产化空间打开

“目前人血白蛋白有约60%依赖进口,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该投资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东海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约417亿美元,预计未来以9.33%的复合增速增长至2030年的931亿美元。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呈现寡头垄断市场格局,CSL、Octopharma、Grifols等前五大血液制品公司约占据全球80%—85%市场份额。

安信证券研报表示,进口人血白蛋白长期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国产白蛋白批签发批次占比虽在疫情期间小幅提升,但2023年以来进口白蛋白批签发加速,占比提升至66%。鉴于血液制品原材料的特殊性,国内消费者更趋向于选择国产血液制品,目前进口产品是对国产产品产量不足的一种补充,预计随着国内采浆量与国产白蛋白产量与分离纯化技术的提升,国产白蛋白有望在长期逐步对进口白蛋白。

某血站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血液制品作为对抗各类疾病的疫苗、生物制品的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产品安全性方面考虑,如果过于依赖进口,不排除仍存在未能识别并去除某些未知病原体的可能性,而国产制品就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类安全性风险。

“未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新发疾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使用到血制品。”Co-Found智库生物医药行业研究负责人束为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技术的精进与迭代,国产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将不断提高,进一步利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

(编辑 上官梦露)

标签: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