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浦迈董事长肖志华:力争成为细胞培养基领域的国际品牌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2-11-21 20:50:38

本报记者 施露

11月21日,细胞培养基第一股奥浦迈董事长肖志华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检测相关培养基的使用主要是IVD企业抗原试剂盒的生产,在公司整个业务板块中占比大约10%。目前我们海外业务增长很快,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国产化,而是着眼全世界。”

作为细胞培养基第一股,奥浦迈在过去三年,持续为新冠检测试剂厂商提供培养基,保障新冠试剂生产原料的供应。奥浦迈在今年9月2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专注于抗体、疫苗和细胞及基因治疗用培养基的研发和生产,基于先进的动物细胞培养理念和无血清/化学成分限定的培养基工艺开发经验,建立了大规模符合GMP要求的培养基生产基地,开发了多种高品质的、能够替代进口品牌的培养基产品,培养基并已用于商业化上市的抗体药生产。


(相关资料图)

事实上,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奥浦迈所在的医药板块也开始筑底回升。开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医药板块经历疫情扰动、集采降价等影响后,在2022第三季度进入筑底阶段,四季度以来,随着财政贴息贷款、精准防控统筹经济发展等政策的落地,叠加三季报整体稳健,板块正在经历从估值修复到业绩修复的过程。

培养基+CDMO第一股

在同行眼里,公司的“突然”上市就像是行业里突然杀出的一匹黑马,成为行业第一股。但事实上,肖志华已带领奥浦迈默默在行业深耕了10年。

前不久,奥浦迈和赢创集团在原材料方面进行了战略合作。“我们此次和赢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赢创将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原料供应商,赢创作为全球知名的特种化学品企业,拥有多种原料资源,也深耕中国本土化原料生产,在广西有成熟的工厂,可以给我们稳定供货。”肖志华补充道。

在肖志华看来,培养基原料的质量非常重要。”此次签约赢创集团也是希望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奥浦迈尤其重视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原材料的品质,建立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以最大化保障培养基产品的性能。“

手握众多管线的奥浦迈,在商业化变现上已经展现了自身实力。“2021年底的时候我们有70多个管线,到今年第三季度末我们已经有100多个了,未来这些管线推进到后期临床和商业化上市,培养基用量也将大幅增长。”

做国际化品牌

资料显示,全球生物制药市场都在快速增长,到2025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可达8116亿元。随着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和占比快速提升,作为生物制药核心原材料之一,培养基行业将明显受益。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但国内细胞培养基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和工艺技术领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物行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在培养基工艺开发的技术沉淀,奥浦迈成功开发了针对不同细胞和表达体系的培养基,结合其自主研发的CDMO服务平台,已向多家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细胞培养基产品的自主可控。

事实上,从奥浦迈的主营业务来看,CDMO与培养基是相辅相成的,CDMO业务会帮助锁定客户的培养基业务。“这个也是我们‘培养基+CDMO’两块业务双轮驱动,相互协同的意义所在。”

纵观全球,国际品牌依靠先发优势占到全球市场比例的绝大部分,尤其高端市场,国际大牌稳稳掌控主要话语权。过往国内的高端培养基,主要以进口国际大牌为主。

但经过10年发展的奥浦迈,2020年,奥浦迈在国内培养基市场已经获得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并在中高端培养基市场做到了国产品牌第一。

不过,这并非肖志华的终极目标。“我希望奥浦迈最终是要走国际化道路,我们的视野应该是全球化的,国内市场永远是最重要的市场,它的地位无可取代,我们第一步把国内市场做好,然后将长远目光放到国际市场。”但肖志华并不认为价格是国产培养基拓展国际市场最重要的优势,“培养基一定是品质第一、价格第二,想要走好出海战略,品质是基本保障。”

事实上,奥浦迈的国际化战略已经启动并小有成就。“预计今年培养基海外业务占培养基业务的比重约为20%以上,未来国内、外的发展也都会很快。”肖志华如是说。

(编辑 袁元)

标签: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