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信披违规 *ST济堂明天进入退市整理期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2-06-10 05:36:04

本报记者 殷高峰

财务造假,信披违规,先后触及财务类退市风险、交易类退市风险和重大违法类退市风险的*ST济堂终将告别A股市场。

6月10日,*ST济堂将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特别是在《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退市效率大幅提高,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加速形成。”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窦方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该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是监管的目标,主要通过信息披露,形成市场加外部约束以达到目的。而对于*ST济堂财务信息造假这种恶性违规,必然会被清出资本市场。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整理上交所发布的终止*ST济堂上市的公告可知,*ST济堂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的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给出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由于审计条件和范围可能受到限制,无法对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公允等形成准确的审计意见和结论。”财税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仝铁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的审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函,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而事实确实如此。

2020年4月,证监会对*ST济堂立案调查。2021年10月24日、2022年4月12日,*ST济堂称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ST济堂连续多年的财务造假浮出水面。

根据公告,公司2016至2019年连续四年虚构收入达21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28.13亿元,2016年虚增利润总额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90.43%,而2017至2019年虚增的净利润占当期披露的净利润比重分别达到120.65%、107.61%、226.52%。

多重问题叠加

不仅仅是触目惊心的财务造假,控股股东大额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多项信披违规等问题也一一被公之于众。

2016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ST济堂在未经过审议程序的情况下,直接或间接通过团风县鑫旺药业有限公司、武汉日月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累计向控股股东同济堂控股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25.92亿元(其中募集专户资金1.35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归还11.31亿元,未归还14.61亿元。

上述占用资金主要用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偿还股票质押融资本息、大股东投资等用途。

此外,*ST济堂还涉及未如实披露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及实际使用情况和为控股股东担保及重大诉讼的有关事项不履行相关程序及不披露。

证监会最终的处罚是:对*ST济堂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公司实控人张美华(时任董事长)、李青(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夫妇给予警告,合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公司时任财务总监魏军桥给予警告,处以100万元罚款以及10年市场禁入。

窦方旭表示,随着《证券法》修订与实施,上市公司高管的责任风险未来将会进一步强化。为了达到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目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也是要求进一步提高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诚信履责的能力。

“在实践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事、监事、高管责任也将逐步增大。从近期的退市案例来看,不仅仅是*ST济堂,包括此前退市的*ST宜生,都对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的违规行为,作出了纪律处分,这也再次表明监管们部门‘零容忍’查处重大恶性违规的态度。”

在发布了二十多次退市风险公告之后,多重风险叠加的*ST济堂终将告别A股市场。

在仝铁汉看来,“退市新规”的实施,尤其是制度上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多维度精准刻画,加上监管部门对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及审计机构基于执业操守、勤勉尽责、独立公正、专业能力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都是精准、有效发现上市公司不当行为的有力举措,“让这些存在经营绩差、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符合退市条件的企业作别A股,警示效应明显。”

(编辑 白宝玉)

标签: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