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生物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1.29% 成本控制构筑护城河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2-03-29 09:54:06

本报记者 李春莲见习记者 张晓玉

3月28日晚间,晨光生物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74亿元,同比增长24.55%;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31.29%;实现扣非归母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26.18%。与此同时,公司披露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晨光生物由于产品销量增长实现了营收的较大幅度提升;同时,积极的成本控制带动了净利润同步增长。此外,晨光生物也积极研发新产品线,布局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如何降低原材料成本?

目光瞄准非洲市场

晨光生物从事天然植物提取物细分领域,主要产品包含天然色素、香辛料提取物和精油、营养及药用提取物、天然甜味剂、保健食品、油脂和蛋白等。

据晨光生物年报显示,2021年辣椒红销量8000多吨,同比增长约12%;辣椒精销量1100多吨,同比增长约7%;叶黄素产品销量近3亿克。甜菊糖全年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81%;番茄红素实现收入超3200万元,同比增幅超80%。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植提行业来说,原料的把控能力是行业关键壁垒之一。根据年报显示,晨光生物原料成本占产品成本的94.87%,如何降低原材料成本是关键。

“公司将目光投向了非洲。”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自2016年起公司开始在赞比亚拓展业务,先后在赞比亚设立了两家子公司,投资项目分别覆盖了大豆加工和辣椒、甜叶菊万寿菊和水飞蓟等原料作物的种植。2021年公司赞比亚原料基地快速推进,锡纳宗圭农场辣椒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奇蓬勃农场万寿菊种植面积1万亩,还有八万多亩土地正在开发”。

“选择赞比亚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农业种植,更重要的是该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安全的投资环境。”卢庆国进一步说道。

“此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力的成本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我们在国内采摘辣椒时,一天的劳动力成本要200元,在非洲一天一个劳动力成本只要15块钱人民币,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而降低成本就意味着提升竞争优势。”卢庆国对记者说道。

在吴婉莹看来,“晨光生物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掌握核心原材料的供应,减少因为气候雨水等原因造成的产量波动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产业链布局,达到对成本的控制,增加协同效应”。

如何实现三步走战略?

适应不同客户之间的转换

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调研中,晨光生物曾多次向记者介绍道公司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辣椒红产销量做到世界第一,这一步已实现,并仍在持续扩大产品优势;第二步是做成十个左右世界第一或前列的产品,建设世界天然植物提取物产业基地,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中;第三步是做大做强保健品、中药提取等大健康产业,为人类健康做贡献,目前正处于前期布局阶段。

晨光生物方面表示,公司现阶段处于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发挥公司低成本优势,横向扩十个世界第一大单品,不断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目前三个大单品的市占率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是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基本盘;梯队产品中,营养类及香辛料类产品市场空间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晨光生物“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是“做大做强保健品、中药提取等大健康产业”,根据年报显示,晨光生物保健食品业务不断拓展市场,2021年收入4990万元,实现翻番。

市场人士表示,晨光生物切入健康产业赛道或是看好一片蓝海的保健品市场。据统计,2017年,全球保健品市场规模是1300亿美元,合人民币约8190亿元。2007年至2017年,全球保健品市场的销售额年均增长5.7%。根据欧睿预测,自2020年起恢复增长,且至2023年,保健品行业整体规模将达到2285亿美元。

中原证券分析师刘冉表示,我们预测2021年全球保健品市场的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合人民币接近9500亿元。中国的保健品消费市场增长水平高于全球,是新兴后起的消费市场,2021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规模可达到1500亿元。后疫情时期,在病菌、老年化等社会环境压力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尽管保健品市场广阔,但对于晨光生物来说,在“第三步走”战略的落地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陌生”的问题。此前,晨光生物主营产品主要是面向B端客户,而保健品与植提产品相比,客户群与此前完全不同,主要面向C端。

晨光生物董秘周静向《证券日报》记者直言道:“我们对于B端的市场已经非常熟悉,客户合作情况也非常稳定,但B端市场的经验在C端不是很适用,我们也一直在探索C端市场的开拓。目前公司在杭州设立新零售子公司,探索终端产品销售模式。”

对此,吴婉莹建议道,“从TO B到TO C的业务模式转型,会对公司的品控和宣传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个人客户,公司一方面要设计通俗易懂、但又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宣传方式和产品定位;另一方面,要求产品的成熟度进一步提高,公司也要更加严格的进行产品安全检查和整体质量的把控”。

(编辑 才山丹)

标签: 股票市场 证券日报 价值投资 证券日报电子版,证券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